周岐原
兄弟內鬥 香港鏞記燒鵝瀕臨關店

鏞記酒家大廳有一幅描金的「九龍搶珠」,金龍面對面張牙舞爪,彷彿預言這家名店,出了兩位積怨多年、相持不下的親兄弟。
十二月十六日,香港法院裁定,鏞記酒家(以下簡稱鏞記)母公司進入清盤(編按:清算)程序,除非破產管理署委任的獨立清盤官認為,鏞記繼續營運較為有利,否則這家世界馳名的粵菜老店,下場可能是被拍賣,甚至走入歷史。「因財失義,斷送祖業」,談到鏞記,香港知名食評劉健威如此感嘆。
鏞記創業七十四年,不僅四次登上國泰航空,成為頭等艙與商務艙旅客專屬餐點,也曾連年入選米其林港澳美食榜,店裡最有名的料理就是鏞記燒鵝,從「船王」包玉剛、華人首富李嘉誠、前特首曾蔭權到巨星周潤發,都是鏞記的常客,更是台灣旅客到香港必吃的「朝聖」之地。如此長年車水馬龍的老店沉淪,原因出自家變。
擁有五店面 不動產可觀
這次鏞記清算,主因是創辦人甘穗煇的三房長子甘健成不滿公司由二弟甘琨禮主導,生前向法院申請將母公司清算;來不及見到結果,甘健成先行辭世,遺孀繼續訴訟,並堅持開價十三億港幣(約新台幣五十五.六億元),希望甘琨禮一家買回手上的四五%持股。但甘琨禮調集所有資金,只能出價十二億港幣,談判最終破局。
無論以哪一方出價計算,鏞記集團的估值都突破新台幣一百億元,這比不少台灣上市櫃公司還高。一家燒鵝名店為何有此身價?原因是不動產。
當年甘穗煇從大排檔(攤販)起家後,一度遭遇困境,一九六四年,甘穗煇從住家、原料倉庫到餐廳,三個位置恰巧同時被房東要求搬遷。甘穗煇自此體認到店面的重要,於是買下現址;隨著生意擴充,又先後買下左右四個店面,改建為十一層樓的鏞記大廈。這項決定,成就了鏞記霸業。
因為香港寸土寸金,無數餐飲名店被房租打敗,最新例子是九龍的甜點鋪「佳佳甜品」,二○一五年剛拿下米其林一星,誰知榮譽成了房東加價的完美理由,消息一出,月租金隨即從十萬港幣暴漲至二十二萬港幣,佳佳甜品也因此被迫搬家。老闆感嘆:「跟著《米其林指南》,反而找不到這家店!」對照之下,鏞記以自有店面穩坐中環,無搬遷之憂,不動產現值更上看七億港幣。
另一方面,香港政府早已不准餐廳以炭爐烹調,放眼港島,惟獨鏞記握有合法炭爐牌照,可以遵從古法製作燒鵝,對手自然難以挑戰口感。從地段到品質,鏞記如今地位獨一無二,甘穗煇當年砸大錢置產的膽識,絕對是關鍵。
甘氏一家 與台灣頗有淵源
鏞記曾於一九六八年被美國《財富》雜誌(Fortune)選為世界十五大餐廳,知名度水漲船高,進而成為華人社會幾乎無人不曉的品牌,累計集團資產,「鏞記」兩個字的品牌形象,和地段極佳的巨額不動產,才會有如此可觀的估值。
外界不知道的是,甘穗煇的後代,與台灣也有淵源。原來甘穗煇一生,與四位太太育有十一子七女,其中,四房之子甘琨亮並未接班,○五年時曾擔任匯豐銀行台灣區營運長,當時他的外號還叫作「燒鵝王子」。甘琨亮高度重視員工效率,自認會「拿著馬錶,站在員工旁邊,細算每個流程要花多少時間」,似有父親經營的港式神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