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岐原2018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專處理最頭痛的「雙廢」 14檔環保概念股出頭已更新:2020年4月14日日友的廢棄物處理業務,在台商中獨樹一格(圖片來源:今周刊二○一七年底,中國江蘇省昆山市驟然掀起的停工風暴,不僅震撼當地中外企業,以昆山製造業群聚的動見觀瞻,此舉顯然也間接向世人證實,中國政府在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率放緩之餘,一來堅拒走回大力刺激成長的老路子;二來更將環境保護思惟拉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試圖平衡多年來只顧經濟、不顧生態的失衡。除一連串「打汙」、「減排」取締行動,中國政府同步推出《環境保護稅法》(以下簡稱環保稅),對廠商相關成本更添硬性規定。這項一六年底通過的草案,已經於今年起施行,這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眾多改革思惟後,第一部上路的稅法,其精神是從徵收「汙染排放費」,轉為徵收「環保稅」。 過去,每單位空氣汙染物一.二元人民幣、水汙染物一.四元人民幣的收費標準,如今被中國政府定調為「收費偏低、執行力度不足」。西南證券評論,未來官方根據產能制定不同標準的趨勢必然加強;平安證券則認為,官方監管「天羅地網」下,企業的環保投資將大幅提高,除了現有龍頭廠商強者恆強,環保產業相關上市個股今年也將有超額報酬空間可期。 目前中、港、台三地資本市場,各有多檔經營環保產業的個股,主要業務可分為廢棄物處理、廢水處理兩大類,投資人可多加留意。 台股當中,廢棄物處理規模較大的業者包括崑鼎、可寧衛和日友等公司,以日友為例,它是兩岸少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廠,也是目前國內市值最大、逼近三百億新台幣的環保概念股。 日友》專攻醫療廢棄物,兩岸都將設新廠 去年全年,日友營收十九億元、年增率約四.八%,下半年的營收表現略優於市場預期;目前日友的廠區包含彰濱事業廢棄物處理廠,雲林的三座醫療廢棄物處理廠,在中國則有最受期待、有兩條醫療廢棄物焚燒線的北京廠。由於中國市場的業務供不應求,日友去年底已積極投入北京二廠建設,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可試運轉;此外公司還陸續投資四座新廠區,分別位於江蘇宿遷、河北廊坊、江蘇江陰及山西運城。其中江陰廠、運城廠若工程於今年第二季順利展開,第三季就有機會營運,宿遷廠和廊坊廠方面,則須等待地方政府與當地民眾完成溝通、取得土地後,才能依序開工。 展望後市,法人認為日友在彰濱二廠、北京二廠陸續加入營運,今、明兩年的業績將展現強勁爆發力,例如北京二廠的廢棄物處理量,就比一廠多出四成,因此今年業績的上檔空間可期;法人估計,日友今年營收上看二十三億元、稅後淨利上看八.八億元,年增率將分別達到二一%、十一%,相當於稅後EPS(每股淨利)七.九三元。 光大國際》涵蓋垃圾發電、廚餘處理、河道治理港股方面,光大國際是垃圾處理規模領先的龍頭業者,公司旗下有超過六十個環保能源產線,項目涵蓋垃圾發電廠、沼氣發電廠、廚餘處理及汙泥處理設施;此外,公司也持有在新加坡掛牌的光大水務七成股權。由於光大水務擁有七十餘座汙水處理、河道治理產線,光大國際可說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環保業者,一二年到一六年,營收從三十四億港幣躍升至一三九億,稅後淨利也成長超過一倍,公司市值已達五百億港幣。 海螺創業》「廢棄物協作」冷門技術,垃圾變黃金除了光大國際,海螺創業是近年業績竄出頭的概念股,營運特色是備受矚目的「廢棄物協作」;從字面不難看出,海螺創業為中國水泥業霸主安徽海螺水泥轉投資,但廢棄物協作是什麼?這種技術在台灣方才起步,台泥準備在其花蓮和平廠利用這項技術,減少花蓮地區尚無焚化爐的問題;而在對岸資本市場,海螺創業目前也是「孤門獨市」的冷門生意:它利用水泥窯在量產時必然產生的高溫及長時間,將工業用固體、危險廢棄物作為燃料焚化,等於平白多了好幾座焚化爐,不但可以消弭民眾疑慮、同時解決各地垃圾無處堆放的困擾。正因為競爭者少,公司業績數字已見到「垃圾變黃金」的威力。一三年六月,海螺創業半年報顯示的營業利益率還在二七%,但到一七年六月, 營業利益率就已經衝上三九%,稅後淨利連帶也從六.二億元人民幣整整翻了一倍以上、達到十四.四億元,但股價仍被投資人追捧,從一六年二月的十.九二元港幣直衝二十元、兩年漲幅超過八成。「危險廢棄物處理很賺錢!基本上只要你有產能,一車(危險廢棄物)拉走,現在就給你一萬塊(人民幣)!」招商證券研究員朱純陽指出,一旦製造業被查到違規排放危險廢棄物,罰金、停產都不是最嚴重問題,相關人員馬上面臨刑事責任,才是心頭大患,因此產能極度吃緊的危險廢棄物廠,普遍獲利甚豐。雖然有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水泥窯協作處理的領域,但海螺創業受惠集團品牌及規模經濟,目前仍是枱面上最具規模的公司。此外,從事環保業務的「正港」相關股,有機會趁著中國國策加持、在十三五計畫期間大展拳腳,其實原本就在各自產業具有地位的傳產大型股,也可望因為這波強勢的環保取締,更加鞏固其量產的規模經濟。畢竟,起自二○一六年的「供給側改革」,主要鎖定水泥、鋼鐵、塑化、煤炭、有色金屬、造紙等重點行業,之所以讓遍布全中國的無數中小企業,一一被強制關廠、停工,憑藉的客觀標準就是「廢棄物排放不達標」;可見提前加大環保投資的龍頭廠商,未來在中國市場除了量產成本更低,環保標準也陸續到位,足以安然度過環保稽查後,競爭本錢勢必更加雄厚。綜觀國內最具規模的傳產龍頭,從水泥業的台泥、亞泥,到造紙業的榮成、永豐餘,未來都可望成為相對受惠的標的,值得持續觀察。(系列報導4之4,本文為2018香港道富集團亞太區金融機構新聞獎「年度新聞工作者」法規組得獎作品)
日友的廢棄物處理業務,在台商中獨樹一格(圖片來源:今周刊二○一七年底,中國江蘇省昆山市驟然掀起的停工風暴,不僅震撼當地中外企業,以昆山製造業群聚的動見觀瞻,此舉顯然也間接向世人證實,中國政府在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率放緩之餘,一來堅拒走回大力刺激成長的老路子;二來更將環境保護思惟拉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試圖平衡多年來只顧經濟、不顧生態的失衡。除一連串「打汙」、「減排」取締行動,中國政府同步推出《環境保護稅法》(以下簡稱環保稅),對廠商相關成本更添硬性規定。這項一六年底通過的草案,已經於今年起施行,這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眾多改革思惟後,第一部上路的稅法,其精神是從徵收「汙染排放費」,轉為徵收「環保稅」。 過去,每單位空氣汙染物一.二元人民幣、水汙染物一.四元人民幣的收費標準,如今被中國政府定調為「收費偏低、執行力度不足」。西南證券評論,未來官方根據產能制定不同標準的趨勢必然加強;平安證券則認為,官方監管「天羅地網」下,企業的環保投資將大幅提高,除了現有龍頭廠商強者恆強,環保產業相關上市個股今年也將有超額報酬空間可期。 目前中、港、台三地資本市場,各有多檔經營環保產業的個股,主要業務可分為廢棄物處理、廢水處理兩大類,投資人可多加留意。 台股當中,廢棄物處理規模較大的業者包括崑鼎、可寧衛和日友等公司,以日友為例,它是兩岸少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廠,也是目前國內市值最大、逼近三百億新台幣的環保概念股。 日友》專攻醫療廢棄物,兩岸都將設新廠 去年全年,日友營收十九億元、年增率約四.八%,下半年的營收表現略優於市場預期;目前日友的廠區包含彰濱事業廢棄物處理廠,雲林的三座醫療廢棄物處理廠,在中國則有最受期待、有兩條醫療廢棄物焚燒線的北京廠。由於中國市場的業務供不應求,日友去年底已積極投入北京二廠建設,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可試運轉;此外公司還陸續投資四座新廠區,分別位於江蘇宿遷、河北廊坊、江蘇江陰及山西運城。其中江陰廠、運城廠若工程於今年第二季順利展開,第三季就有機會營運,宿遷廠和廊坊廠方面,則須等待地方政府與當地民眾完成溝通、取得土地後,才能依序開工。 展望後市,法人認為日友在彰濱二廠、北京二廠陸續加入營運,今、明兩年的業績將展現強勁爆發力,例如北京二廠的廢棄物處理量,就比一廠多出四成,因此今年業績的上檔空間可期;法人估計,日友今年營收上看二十三億元、稅後淨利上看八.八億元,年增率將分別達到二一%、十一%,相當於稅後EPS(每股淨利)七.九三元。 光大國際》涵蓋垃圾發電、廚餘處理、河道治理港股方面,光大國際是垃圾處理規模領先的龍頭業者,公司旗下有超過六十個環保能源產線,項目涵蓋垃圾發電廠、沼氣發電廠、廚餘處理及汙泥處理設施;此外,公司也持有在新加坡掛牌的光大水務七成股權。由於光大水務擁有七十餘座汙水處理、河道治理產線,光大國際可說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環保業者,一二年到一六年,營收從三十四億港幣躍升至一三九億,稅後淨利也成長超過一倍,公司市值已達五百億港幣。 海螺創業》「廢棄物協作」冷門技術,垃圾變黃金除了光大國際,海螺創業是近年業績竄出頭的概念股,營運特色是備受矚目的「廢棄物協作」;從字面不難看出,海螺創業為中國水泥業霸主安徽海螺水泥轉投資,但廢棄物協作是什麼?這種技術在台灣方才起步,台泥準備在其花蓮和平廠利用這項技術,減少花蓮地區尚無焚化爐的問題;而在對岸資本市場,海螺創業目前也是「孤門獨市」的冷門生意:它利用水泥窯在量產時必然產生的高溫及長時間,將工業用固體、危險廢棄物作為燃料焚化,等於平白多了好幾座焚化爐,不但可以消弭民眾疑慮、同時解決各地垃圾無處堆放的困擾。正因為競爭者少,公司業績數字已見到「垃圾變黃金」的威力。一三年六月,海螺創業半年報顯示的營業利益率還在二七%,但到一七年六月, 營業利益率就已經衝上三九%,稅後淨利連帶也從六.二億元人民幣整整翻了一倍以上、達到十四.四億元,但股價仍被投資人追捧,從一六年二月的十.九二元港幣直衝二十元、兩年漲幅超過八成。「危險廢棄物處理很賺錢!基本上只要你有產能,一車(危險廢棄物)拉走,現在就給你一萬塊(人民幣)!」招商證券研究員朱純陽指出,一旦製造業被查到違規排放危險廢棄物,罰金、停產都不是最嚴重問題,相關人員馬上面臨刑事責任,才是心頭大患,因此產能極度吃緊的危險廢棄物廠,普遍獲利甚豐。雖然有許多企業積極投入水泥窯協作處理的領域,但海螺創業受惠集團品牌及規模經濟,目前仍是枱面上最具規模的公司。此外,從事環保業務的「正港」相關股,有機會趁著中國國策加持、在十三五計畫期間大展拳腳,其實原本就在各自產業具有地位的傳產大型股,也可望因為這波強勢的環保取締,更加鞏固其量產的規模經濟。畢竟,起自二○一六年的「供給側改革」,主要鎖定水泥、鋼鐵、塑化、煤炭、有色金屬、造紙等重點行業,之所以讓遍布全中國的無數中小企業,一一被強制關廠、停工,憑藉的客觀標準就是「廢棄物排放不達標」;可見提前加大環保投資的龍頭廠商,未來在中國市場除了量產成本更低,環保標準也陸續到位,足以安然度過環保稽查後,競爭本錢勢必更加雄厚。綜觀國內最具規模的傳產龍頭,從水泥業的台泥、亞泥,到造紙業的榮成、永豐餘,未來都可望成為相對受惠的標的,值得持續觀察。(系列報導4之4,本文為2018香港道富集團亞太區金融機構新聞獎「年度新聞工作者」法規組得獎作品)
Yoruml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