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宇從一間農舍起家,到成為員工二萬五千人的知名科技零組件廠,從照相機鏡頭跨足電子科技業,為自動駕駛車、智慧型手機和醫療內視鏡生產視覺零組件,樹立一切經營典範的靈魂人物,非王文鑒莫屬。
王文鑒為舜宇締造的重要文化,其中一項就是專業接班、嚴禁企業走向家族化。身為市值六千多億元新台幣企業的創辦人,三十多年來,王文鑒理應有許多機會,給自己創造可觀財富,他卻反其道而行,選擇為全體員工成立信託、控制三五%舜宇股權,避免經營團隊出現爭端,自己名下的三%股權也交付信託,實際持股竟只占公司萬分之一,市值相當於四千萬元新台幣。
六年前,剛滿六十五歲的王文鑒,依公司章程全面卸下職務,新任的董事長葉遼寧是共同創辦人之一,高中畢業就前來任職,和總裁孫泱及常務副總裁王文杰等人,也同樣受信託架構制約,個人持股也極少,以一家亞洲股市最大的電子科技股而言,形成一種很少見的股權結構,更和浙江最有名的溫州商人,習慣以家族治理企業迥然有別。
相對於經營團隊的低持股,王文鑒從不吝惜以股權激勵員工,讓他們對公司事務更有參與感。如舜宇最初的股權結構,就多達四二七位個人股東,王文鑒當時是最大股東,但持股也只有六.八%。這和王文鑒的口頭禪「財散人聚」四個字有關,他不只是說說而已,有一次,王文鑒獲頒某項企業獎得到一塊金牌,他沒有把金牌放進保險箱,而是拿到銀樓,打成四十一枚金戒指,自己保留一枚,其餘全發給績優員工。
舜宇上市前就曾多次分紅配股,將近三百名員工因此獲得股權;而後最著名的一次莫過於二○一○年時,公司宣布將拿出股本十分之一、配發一億股給績優員工,最終由二百名員工分得四千七百萬股,如果股權都沒有出售,這數百名員工的帳面報酬顯然都很可觀。
王文鑒是浙江餘姚人,今年七十一歲。一九八四年,餘姚城北公社準備成立光學儀器廠,擁有高中學歷在鄰近電器廠擔任檢驗員的他,在改革開放不久的當時,被視作「較有文化」的工人,因此被借調至「第二光學儀器廠」的新單位擔任廠長,這就是舜宇的前身。
當時,廠內只有八名即將畢業的高中生充當員工,其中三名還臨陣脫逃、辭職報考大學,工廠是辦起來了,但王文鑒手邊根本沒有幹部可用,也毫無量產經驗,一開始就面臨困境。
慘賠讓他堅守本業 名配角戰略找到舞台
為了突破障礙,王文鑒把腦筋動到鄰近的浙江大學,「當時我就想,能不能把學校裡的東西拿過來(量產)?」王文鑒在著作《實踐與探索》中回憶,校方有研發實力,工廠有現成產能,雙方一拍即合,浙江大學研發的相機鏡頭、顯微鏡、望遠鏡,多交給第二光學儀器廠生產,就這樣,工廠度過了第一個生存危機。由王文鑒摸索出來的「廠校合作」模式,不僅被許多企業模仿,更為舜宇吸引進優秀的浙江大學畢業生,如現任執行董事、常務副總裁王文杰,就是公司第一位大學畢業的員工。
舜宇並非一帆風順,九九年至○三年,舜宇的業績一直原地踏步,王文鑒與企管顧問反覆檢討,結論是公司沒有與國際大廠連動的策略,因而抓不到最新的需求趨勢。因此,他提出「名配角」戰略,也就是以各國際光學大廠為目標客戶,主動了解、研究當前市場有何具體需求,再反過來檢視公司能否拿下這些訂單。經過不斷改進與推動,名配角戰略至今仍是舜宇的核心經營策略。
回首經商生涯,令王文鑒印象最深的事,莫過於拒絕一大筆橫財。二○一○年底,王文鑒透過友人認識一位台商,此人正在遼寧鞍山洽談土地開發,若順利推出住宅建案,每平方公尺售價可達到八千元人民幣(約每坪十二萬元新台幣);這位台商的資金缺口還有五億元人民幣,舜宇若有意參與、須一次付清五億元人民幣差額,後續才能動工,分享上看十億元人民幣獲利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