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孩子以後,我既觀察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轉變,也體悟到自己從小的學習歷程,至今有哪些缺憾,又有哪些滿足、值得一提的經驗。我整理近年來孩子就讀和平實小的觀察和感想,希望能給家長們一些經驗談。無論是對和平感興趣也好,即將入學的新生也好,都希望大家能夠仔細思考比較,看看和平這樣的制度,是否確切適合自己和孩子?
第一堂就是體育課:健康自主
在和平的三個學習面向中,我認為健康自主最為重要。例如體適能課被安排在每天第一節,就是我十分肯定的一項安排。
為了其他所謂的「正課」,學校總是挪用體育、音樂和美術課,相信這是許多父母的共同經驗。但在和平,第一節課就是充分伸展身體的體適能,說白話點,孩子就算平時懶得運動,到校也是「想躲都躲不掉」;孩子起初必然需要時間適應,但一段時間後,家長應該就會發現,孩子整天的注意力有所提高,精神也會振作些,這也是和平實小和目前公立學校課程設計最大不同。看到孩子這兩年的轉變,我也對體育課十分有感。
對此,家長唯一要注意的是,可能要稍微控制早餐份量,否則將影響孩子在體能課的活動;此外,依照孩子到校時間,反推早上賴床、起床準備,就不能太晚起床,前晚更是不能熬夜,這樣才能讓孩子順利吃完早餐,充分做到固定作息,相信這也是許多家長一直期待的。
說到早餐,孩子的日常飲食也是一門大學問。和平的孩子每天固定在校吃營養午餐,此外,主題課也融入了認識食物以及營養類型、均衡飲食的概念;例如在低年級,學校設計了「小農食堂」課程,孩子們得在假日輪班到學校為蔬菜澆水,順便認識生長過程中常見的昆蟲和動物。
另外,中年級的課程,有一門主題叫做「營養總舖師」,孩子們要透過記錄生活中吃到的營養類型,進一步認識料理做法,及了解自己每天吃下肚的內容。今天吃了哪些垃圾食物?有哪些營養項目達標了?我們得讓孩子遠離太多含糖、鹽和過油食物,從三餐學習基礎的營養學概念,更是效率最好的方法,這應該也是校方設計營養相關主題的用意所在。
沒有排名,無須和別人比較:學習自主
「人某某某數學每次都考100 ,為什麼你都一直考30幾分?」相信在父母自身的成長過程中,大多數人都有聽到類似責備的時候。和平實小除了沒有依照分數的排名機制,課程設計也以主題取代科目,維持國語、英語、數學,但沒有一般公立學校的自然、美術、音樂等科別。
到底什麼是主題課?舉個例子,記得我讀國中時,老師介紹《世說新語》裡的故事時,提到東晉謝安有兩個晚輩,他們形容雪景時各有巧思,一人認為雪景是「撒鹽空中差可擬」,另一人技高一籌,說:「未若柳絮因風起」。和平實小便是用這種「撒鹽」、「柳絮」手法,結合藝術、語文、自然、音樂、美學概念,融入各主題課程中。所以低年級會有較多用圖畫完成作業的機會,英語課也會透過唱跳歌曲來學習單字拼法和發音。
沒有排名,該怎麼確認學習成果?和平採用兩種方法:高手徽章和成果發表會。在測驗達標的孩子,可以向老師索取各科目的「高手徽章」,記得有次,上學途中我看到其他孩子書包琳瑯滿目、掛滿一整串的高手徽章,我的孩子卻格外低調,明明一樣達標了,下課後寧願出去玩,或者是到圖書館看書,硬是不向老師領取高手徽章。
我試探性問他:「為什麼你不去拿徽章呢?」孩子給我的答案卻宛如高僧開釋:「我知道自己都會了,這樣就夠啦,為什麼一定要去換徽章呢?」霎那間,老爸羞愧起來,原來是我太虛榮了!
除此之外,和平的課程沒有大量重複性的作業,取而代之的是思考與拆解(安親班老師就曾經說,和平實小的作業,題數的確比鄰近小學少,但難度也比較高!);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營養總舖師主題課中,孩子就得詢問家中長輩的私房菜具體做法,期間也要持續記錄自己的營養攝取比重,紀錄在聯絡簿中。
除了個人練習,孩子也要大量溝通、互動,以準備期末利用短劇、海報等形式呈現的成果發表會,種種設計,都是為了讓孩子思考後,充分組織、設計成果。這些思辨與溝通,記得在我求學時,都是到了大學才有機會練習,在和平則是從小做起;當我們看到人工智慧正陸續取代重複性高、附加價值低的職位,我認為這樣的練習,對孩子而言十分寶貴。
入學不是成功第一步 家長的影響力也不可或缺
不可諱言,大多數家長多少仍有些許比較心態,憂心實驗小學的課程,例如在日前學校舉行的入學說明會直播中,許多家長都發問關心和平畢業後的銜接問題。我本身當然也在意銜接問題,但不至於擔心。因為和平雖然名為實驗國小,但是課程主題仍要照著課綱走。
「實驗學習」不等於快樂學習,不等於放牛吃草,課綱架構下的內容,仍然是孩子必須學會的;和平所謂的學習自主,除了用大量的討論、互動,讓孩子勇於表達,目的也是要讓孩子感受到「自己還有哪些部分不足?」
無論是詢問家長,或者是向老師、同學尋求協助,和平的教育理念並非要孩子「乖巧」、「照做」,而是培養基本的應對與溝通能力;鼓勵孩子勇於拋出問題、並且試著自己解決問題,哪怕失誤與落差也是一種收穫,如此一來,孩子的學習才有機會真正擺脫「大人罵一句,小孩動一下」的輪迴,也才能真正做到主動學習。
或許,這正是有些安親班對家長反應,和平實小的孩子「意見多、不好管」的原因吧!但我們身為大人,若偶爾感到被冒犯或不被尊重時,是否能有雅量,先靜下心來試著肯定孩子,畢竟這樣的「沒大沒小」,正好表示他們已經有了與成人對話的認知基礎與邏輯呢!
或許,和平的孩子們國字寫得沒有其他學校端正、漂亮,但我看到和平的孩子試著跨越科目分界,從生活與主題課之中嘗試解答,也在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敗中成長。被孩子追著跑、追問答案,相信是不少和平家長共同的經驗。
說實話,和平實小不是明星學校,進入和平實小不等於「為成功踏出關鍵的第一步」,就近選擇學區內小學,可以讓孩子多一些寶貴的睡眠時間,一樣有很大機會能培養孩子,成為充滿活力、願意主動學習的好奇寶寶。
關鍵就在於,我們不能寄全部希望與壓力在學校身上,家長本身影響力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在108課綱底下,孩子的學習歷程是否札實,對升學重要性遠超過以往;陪伴孩子發掘天賦所在,讓他們的長處發光,讓充滿熱情的學習歷程成為備審資料,不論貴子弟是否要進入和平實小,這都應該是父母的職責。如何針對孩子特質,撥時間陪伴與對話,並利用課程或比賽,槓桿放大他的優點,輔助他度過低潮期,讓孩子鍛鍊出自信心,這些課題不用進入和平實小,父母一樣做得到。
和平實小是一個很新、很小的學校,組織架構很扁平,家長有事可以即時找校方溝通,孩子入學這幾年來,我充分感受到,家長絕不是義務教育當中的「消費者」,期待孩子充滿疑問又無精打采地走進學校,出來就變得積極樂觀、主動求知、體魄強健又不挑食。
我們不是消費者,而是參與者,如果期待孩子改變後的面貌,那我們從今天就該開始設想,變成那樣的人,需要做哪些準備和改變?
所以總結來說,孩子就如和平實小,讓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,就是要主動和校方對話,能夠讓家長學生和校方真正連為一體。
(親子天下)
(圖片來源:和平實小官網)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