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按:前資誠(PwC)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張明輝,以其豐富經驗撰寫了《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》一書,在國內引發廣大迴響。張明輝透過生動比喻和清晰邏輯,讓讀者輕鬆了解看似艱澀的會計語言,原來就是洞見企業經營體質的一扇窗戶;記者透過第一手訪談,將張明輝對財報的認識簡單扼要分享給讀者,以下是專訪摘要整理。
這幾年隨著許多投資達人現身說法、開設付費課程,我注意到投資大眾越來越重視上市公司財報,甚至有人上網討論:「台積電每季存貨周轉天數變化背後有什麼意含?」我從業數十年,實在沒看過這種「奇景」!這個轉變證明我們的散戶越來越用功,一定可以更加了解財務資訊背後的意義。
第一招:三張報表,秒懂企業競爭力
身為一位會計師,我得再次強調解讀財務報表的重要。企業天職是賺錢,領導人是帶兵打仗的將軍,除了將軍本身領導能力,從資產負債表中具備哪些「資產」,還可以清楚看出這家公司「武器裝備」是好是壞?它當下的整體資源配置能否應付競爭?所以研究資產負債表是洞察一家公司全盤競爭力的關鍵。
損益表方面,如果企業是個浴缸,水龍頭打開、水(營收)就流進來;最後浴缸流出(成本支出)、剩下多少水(稅後淨利)?在損益表上都能清楚看到。所以損益表就像一個「縮時攝影」檔案,紀錄水位高低,最後留下來的水就是當期的賺賠結果。
如果企業是個浴缸,水龍頭打開、水(營收)就流進來;最後浴缸流出(成本支出)、剩下多少水(稅後淨利)?在損益表上都能清楚看到。所以損益表就像一個「縮時攝影」檔案,紀錄水位高低,最後留下來的水就是當期的賺賠結果。
損益表也是一般投資人分析企業首先入門的報表,觀察重點首先是這家公司能否控制成本?第二,它能否主導產品、服務價格?總而言之,它產品的定價能力到底好不好?舉例來說,法國餐廳的定價能力比較強、價格往往高於其他餐飲業者;它開在都市中心應可高朋滿座,但如果開在合歡山頂上生意恐怕很差,所以如果不懂得慎選地點、節約房租成本,損益表上就會顯示它賺不了什麼錢。
法國餐廳的定價能力比較強、價格往往高於其他餐飲業者;它開在都市中心應可高朋滿座,但如果開在合歡山頂上生意恐怕很差,所以如果不懂得慎選地點、節約房租成本,損益表上就會顯示它賺不了什麼錢。
再以現金流量表來說,名符其實「賺錢」的公司,除了損益表上有獲利,還應該在現金流量表上有很高現金流入,也有持續配發現金股息;而不是營收很多卻收不到現金,也不是毛利率高但存貨很多,都沒有讓營收轉為實質現金流入。
第二招:產業知識與財報應並重
在我看來,一般投資人無須太過鑽研財報知識,我反而認為他們對商業實務掌握不足,也就是缺乏產業知識,會嚴重影響投資人判讀財務的結果;畢竟台灣8成上市公司都是製造業者,彼此經營型態差距很大,如果更能了解個別產業的特性,投資人比較不容易犯錯。(延伸閱讀:為什麼巴菲特選股眼光特別好?原來他都用這個指標,提前算出能不能發大財!)
比如說我在書中提到,好公司不應該有太多「其他應收款」,但這並非通則-遊戲業者就常有較高「其他應收款」,因此對財務報表有疑慮,還必須進一步對比業界生態才能認定。
又比如賣雞蛋的公司因為講究食材新鮮,存貨(雞蛋)周轉天數一定很低,如果能了解這點,就不會因為財務比率「應收帳款高,存貨周轉天數低」看來異常,就判斷這家公司有問題。最穩健的投資應該是產業知識搭配會計、綜合解讀。(延伸閱讀:難怪你投資賠錢:股價大漲,利多不斷,都有可能是做假帳跡象!這些警訊趕快抄起來!)
第三招:小心營收暴增股票
還要注意的跡象是:有時候營收暴增也有可能是作假帳的表現!為什麼呢?一般企業每年營收成長10%已經非常了不起,如果經常繳出這種表現,即便是併購或新廠完工投產也好,都有其極限,很難無止境的成長下去,所以這個訊號十分罕見,更不尋常。(延伸閱讀:真想不到,現金太多竟然也是地雷股特徵?注意六大不尋常警訊,避免股票變壁紙!)
比如一個公司擴充新廠、年營收預估可成長10億,第一期建設完工讓年營收先增加5億,第二年全數產能到位,營收順利增加10億 ,但這也就是極限了。第三年如果還有同等成長,在沒有新產能加入、沒有併購下,投資人一定要了解:到底新的成長貢獻為何?為何你的團隊如此卓越?畢竟數字太過亮眼,反而啟人疑竇。
好比先前做假帳曝光的揚華,連續兩年營收成長超過100%,應收帳款天數也很高,當數據嚴重背離合理性,我們必須反思,事情太好了、是否不尋常呢?
會計師站在審閱財報的第一線,面對的風險很大,為了管控風險,我曾經服務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成立專責團隊、把所有客戶財報輸入系統比對,除了探討負責人誠信,順便藉此強化產業知識,一遇到可疑帳目、立刻請負責會計師來開會,目的就是要避免碰到作假帳的公司。所以我很有信心,過去20年來我們經營的品質應該是有目共賭。
現在台股已經高達11,000點以上,雖然台股每逢選舉往往受惠選舉行情拉抬,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幾個指標:首先在個別公司方面,我建議大家應該持續追蹤應收帳款與存貨的變化,如果存貨不斷拉升、營收又有成長,我們必須合理懷疑有沒有被「塞貨」在存貨的可能性。第二,逐季財報裡的毛利率若有變化,究竟是因為油價、新產品或新台幣匯率造成短期波動,還是公司競爭力有了根本轉變?若是後者,就要提高警覺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