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周岐原

為什麼股市大跌,卻有35萬散戶進場買金融股?只看高配息就投資,小心被套牢!

今年,你能領到多少現金股利?

四月底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似乎逐漸得到了控制,儘管還沒有疫苗問世,但金融市場永遠要向前看、找機會,投資人已經不斷推演,後新冠肺炎的世界到底長什麼樣子?是能夠好轉,還是惡化?前聯準會主席伯南克(Ben Bernanke)的態度傾向前者,他認為,美國經濟不至於陷入經濟大恐慌那時的狀態;伯南克的前任葛林斯潘(Alan Greenspan)也說,美國經濟將度過非常糟糕的第二季,此後則將復甦,但要小心第四季表現。換言之,這兩位重量級經濟學家認為,美國經濟重創之後仍可以很快復甦。

或許是受到伯南克激勵,近來台股股權變化數據透露了一個罕見現象:向來給人追高殺低印象的散戶,竟然在大跌期間進場了,而且總數多達幾十萬!

 

散戶大舉買進金融股

統計資料顯示,若將持股1張到5張、及1張以下零股者計為散戶,持有玉山金、兆豐金、華南金、第一金、合庫金、中信金、富邦金等的散戶人數,過去一段時間增長十分可觀,其中又以玉山金增加最顯著,整整成長了6萬多戶,其他各金控股普遍也有上萬戶增幅;整體來看,金融股散戶的增加數量竟多達34.8萬戶!

再從 Yahoo股市發佈的資料也可見,第一季前十大網友熱搜股票中,金控股就占了四席,也是罕見的情況。種種數據都印證,在股市下跌期間,散戶著眼於現金股利「可作為股價下檔守護」,這個觀念是十分堅定的。

假設每個人都只買1檔金融股,等於在股市重挫期間,將近35萬名散戶(這個規模逼近全宜蘭縣人口)都買進了金融股,可想而知,理由當然是今年的現金股利。不過,同一期間上市金融類股指數卻是回檔17.5%,理論上,多數剛進場買金融股的散戶,應正處在小虧的尷尬局面。對比當年「敦克爾克大撤退」,讓35萬大軍從法國海岸撤退至英國,才有軍力執行後來的諾曼第登陸,最近台灣35萬散戶大進場,繼續套牢下去,未來賺賠將如何?還需要一段時間見分曉。

數據顯示,頗多散戶在3月股市大跌期間布局玉山金,台灣50ETF及高股息ETF,新增數量各逾6萬戶之多(資料來源:股狗網)

除了「存」金融股,國內受益人最多,最知名的兩檔ETF-台灣50、台灣高股息,在這次股市下跌期間股東數量也顯著增加:台灣高股息ETF的散戶股東,整整增加8萬多戶,台灣50的散戶股東,也增加了6萬多戶。由於這兩檔ETF也穩健持續配發股息,估計其中有不少人,同樣是基於參與分配現金股利的。
 

配息絕非永恆不變

不過,如果你滿心期待進場買了金融股,那麼你真的要小心了!因為任何普通股的配息喊停,現金股利可不是一定要發的。眼前,就有幾個血淋淋的例子。

例如4月初,規模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金融業巨頭-匯豐銀行,突然宣布公司將暫停發放2019年第四次現金股利(0.21美元),且直到今年底都不再配息、也不會買回庫藏股,目的就是要保留充足現金、因應任何變局。隨後,渣打集團也緊急喊停配息,股東拿不到原訂的0.2美元股息,同樣不會有庫藏股支撐股價。

匯豐銀行在香港被戲稱「大笨象」,是萬千香港人最信賴的企業,中環匯豐大廈更是代表香港的知名建築之一,發行港幣銀行之一就是匯豐,可見該行地位;當3月初,匯豐股價跌至50港元時,因為換算現金股息殖利率達8%,不少香港股民心癢難耐買進,誰知道匯豐隨後就配息,導致有一批散戶甚至公開大聲喊冤,但決策已成定局,散戶也只能被動接受現實。

舉匯豐、渣打作為例子,是希望您捫心自問:「除了配息,這檔標的還有什麼吸引力?」畢竟,如果一家公司除了不停配息、此外並無成長空間,帳上的大筆現金終究要坐吃山空;看到高配息就進場,收到股息卻賠了價差,是最有可能發生的遺憾。如果你學巴菲特「逢低進場」,卻是以合理價位買進股票,那麼你的「安全邊際」(safety margin)何在呢?一根股價跌停是賠10%,為了5%、7%的配息,損失10%本金,划算嗎?

10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